保健品虚假广告的形式
1
锁定目标群体
广播电视上的虚假广告一般都是针对农村消费者和城里退休的老年消费者,利用这两个群体比较崇拜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的权威性心理,认为在这些媒介上播放广告的企业,也包括他们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核的。
2
包装宣传
一些保健品企业投放的广告,很多都会伪装成软文形式。比如电视的保健品广告,很多保健品企业并不会单纯以广告形式投放,而是购买时段,做成养生类节目。节目大多数时间在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培养固定的观众群,在观众中建立起权威感之后,才会搭售自己的产品。而广播节目中的保健品广告,很多会包装成消费者和专家问答的形式,但其实这些专家都是假的,而打电话进来的消费者也是假的。报纸的形式也差不多,很多保健品企业,会购买整个版面,之后包装成新科技产品的报道。为了增加宣传效果,这类虚假广告基本上都会在广告中制造虚假的医学权威,比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世界医学专家、北京等各大医学院的教授等等。
面对虚假广告,以下几种心态要不得
因为广告商精确地定位了那些“即使不相信也会说服自己相信”的老年群体,所以以下几种心态要不得:
1
抱有侥幸心理型
嗯,好像不靠谱,可万一是真的呢……
2
树立更低的比较对象型
管他呢,电视里总比街头推销的可信点儿吧……
3
盲目自信型
我xx岁了,什么没见过/我是xx专业的,我对XX研究很深,不会被骗的……
4
自我说服型
我认为在某种条件下,它应该/可能/也许有效,它的原理应该/可能/也许是这样的……
鉴别虚假保健品广告的最有效方式
很多保健品在宣传过程中,冒充药品欺诈消费者。看到广告上的商品,可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查询。
此外,广告中只留电话和信箱号以及与其他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作比较的产品,就更不能相信了。
虚假广告常用字眼
1
“根治”“疗效最佳”“包治百病”“补脑降糖”等。
2
以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XX协会”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等。
3
有奖销售、让利销售、“某某指定产品”“某某专用产品”等。
4
“吃了……就”“康复”“消失”等。
虚假广告宣传常用语
1
60天远离高血压;1个疗程,头不晕了;3个疗程,不但血压平稳,多年的血脂、脂肪肝也好了。
2
很多慢性病全面改善,病情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身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了,白发变黑,恢复年轻态。
3
2个月瘦了60斤;十几天就能恢复理想体重;三高基本都能得到缓解等。
4
不到15天,血压降下来了,畏寒肢冷消失,睡眠香甜;3个月后,偏瘫的肢体运动正常,晕眩耳鸣消失,视物不清,脖子僵硬等问题也消失了。
5
使用当天,感觉身体有了劲,走路不踩棉花;使用3个疗程,降糖针或吃药明显减少,不再嘴馋,敢吃能睡,平稳控糖,恢复糖代谢。
《广告法》明确保健品不宜进行的广告宣传
1
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2
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3
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4
与药品、其他保健品进行比较。
5
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来源:鸡西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