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包括食品饮料行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除了对具有健康、高品质、天然等属性的产品的需求大增外,饮料行业也逐渐显露更多的关注热点。
近日,多家咨询机构发布其在饮料领域观察到的一些发展趋势,机构们普遍认为,增进健康、口味创新以及功能性将在2022年迎来发展机遇。
1
混合饮料带来全新体验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消费者更加重视自身健康,这刺激了对免疫力提升产品的需求。在整个欧洲,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由于疫情,开始服用更多提高免疫力的产品,如维生素C等维生素类和锌等矿物质类产品。
这对饮料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品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不计其数的具有免疫力提升宣称的产品创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果汁和茶,也包括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产品。
此外,提供益处的植物成分,如草药和香料等也在增加。德国消费者对植物的力量深信不疑,每10个德国消费者中就有6个表示自己相信姜、姜黄等植物成分的健康效果。
英敏特在饮料领域观察到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发酵饮料,如康普茶和水克菲尔。据称,这些饮料天然低糖,且富含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群和整体健康颇有益处。
这些天然的气泡饮料对于那些寻找更健康、更有益自身的,并且口味俱佳的苏打水的消费者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同样重要的是特殊的味觉体验。在德国,超过一半的消费者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味觉体验,从而助长了新的混合饮料趋势。
酒吧界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跨界”——如咖啡与酒类的混合Espressotini——一种由浓缩咖啡和伏特加混合而成的鸡尾酒,装在马提尼杯中;或者与奶昔混合的热门饮料Proffee——由咖啡和蛋白奶昔制作,在年轻的健身达人中特别受欢迎。
诞生于社交媒体的Dalgona咖啡在过去1年半的时间里一直是线上的“咖啡潮流”,Dalgona咖啡更贴切的叫法是咖啡奶油。
这款源自韩国的饮料用等量的速溶咖啡、糖和热水不断搅拌制成,可以添加到牛奶中作为配料。制备的简便性和视觉上的吸引力使其迅速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完美饮料。
此外,茶也为创造有趣的口味体验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抹茶、乌龙茶、伯爵茶等为鸡尾酒呈现绝妙的口感,而来自其他市场的未被发现的植物成分也可以在口感以及视觉上增加一些令人惊喜的元素。
正如社交媒体所展示的,源自东南亚的蝶豆花茶正在慢慢进入西方世界。一旦用热水冲泡并加入柠檬汁,蝶豆花茶就会从迷人的皇家蓝变成充满活力的紫色。
2
高品质功能性饮料符合消费者需求
英敏特认为,放纵、健康和可持续性趋势将继续相互融合。除了身体健康以外,精神健康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的压力水平一直在上升,英敏特观察到,在社交媒体上,视觉美学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于放纵型饮料尤其如此,而大多数热饮都属于这一类别。
因此,五颜六色的创作,如甜菜拿铁、含有冬樱花或姜黄的“月亮牛奶”等也越来越受欢迎。除了视觉方面的吸引力外,这些饮料通常还含有植物成分,对健康有益。
“月亮牛奶”是一种阿育吠陀饮料,据说有促进睡眠的功效。由植物和牛奶制成,含有不同的草药和香料,可以产生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如其主要成分冬樱花据称具有舒缓效果。
这为提供减压和放松功效的饮料创造了新的机会。在美国,百事公司推出一种含有L-茶氨酸的饮料Soulboost,据说这种成分可以提供放松益处。
英敏特预计,具有潜在减压成分的产品将在不久的将来呈现进一步的增长,尤其是随着许多成年人减少或完全放弃饮酒,人们对无酒精饮料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今的消费者正在寻找味道不那么甜、含有高质量成分的饮料——最好是功能性的。
对此,市场咨询机构凯度消费者指数也在《功能性饮料的“破圈”之路》一文中提出,“真正掌握市场的变化并勇于作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创新”的功能性饮料,正在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凯度消费者指数分析认为,2021年,饮料市场完成了快速回暖、重回巅峰的自我修复,而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则是来自于高速增长的碳酸饮料和即饮茶这两个大热品类。
截至2021年11月,整体非酒精软饮市场在上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经重回2019年同期水平。碳酸饮料和即饮茶的渗透率更实现了高速增长。
不过品类的悲欢显然并不相通,功能性饮料品类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之后恢复疲软,渗透率至今没能回到2019年同期水平。
那么,为何碳酸饮料和即饮茶能吃香喝辣,而功能性饮料却只能啃窝窝头?其实早在2019年,整体饮品市场平静的海面下就已经开始暗潮涌动。
无糖气泡水领军企业元气森林首先迈出了第一步,对碳酸饮料、果汁和苏打水三大独立品类进行了大胆的去边界化,从而实现破圈、融合,最终打造出了令业界为之侧目的长虹爆品: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
所谓见者有份,一场“去边界化”的风暴顿时席卷整个饮品市场,大小企业纷纷入场开始推出属于自己的破圈产品(如含气咖啡、气泡茶等)。
而随着2020年下半年我国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整体饮品市场更是迎来了破圈产品井喷的大潮。
除了无数尝试复制元气森林气泡水的“小白瓶”们,市场上还显现了更加迎合消费者们对于 “健康与美味我全都要”需求趋势的去边界化产品——符合“气泡化”口感需求的气泡茶、气泡果汁,符合“功能化”实际需求的添加GABA(?酌-氨基丁酸)、玻尿酸的瓶装水,以及最具人气、符合“无糖化”健康需求的无糖汽水、无糖茶乃至无糖植物蛋白饮料。
至此,原先只属于功能性饮料品类的优势领域(健康、功能、补水等)被诸多跨品类产品蚕食殆尽,从而逐渐失去了本身的独特性——消费者们再也找不到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花同样的价钱买一瓶没有气泡口感、功能性不够强、又含糖量高的“糖水”了。
而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在2021年持续散点式暴发,与功能性饮料品类关系密切的户外、运动、健身等主要消费场景不断受到冲击,更是让其复苏之路举步维艰。
凯度消费者指数户外样组数据显示:功能性饮料品类由于品类间竞争让出的市场绝大部分被碳酸饮料和即饮茶品类夺走。因此功能性饮料亟待调整态势,重新破圈以杀出重围。
在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后,布局功能性饮料品类的各大企业也纷纷走出舒适圈,纵身跃入变革的浪潮,在去边界化的路上“各显神通”——脉动零糖、脉动气泡饮、外星人电解质水、东鹏零糖、东鹏加気、尖叫等渗……大小品牌齐上阵,加码对功能性饮料进行创新,谋求逆势增长。
总的来说,碳酸饮料及即饮茶的成功正是因为精准定位了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在“对的时候”做了“对的事”。
目前,功能性饮料品类的“破圈”之路仍处于初步的探索转型期,而市场上众多的跨界产品在激烈竞争的表面之下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参考榜样、失败案例和趋势洞察。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饮品市场风云莫测、瞬息万变,只有真正掌握市场的变化并勇于作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创新,才能屹立于风暴之中,实现高速增长。
文章来源:精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