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深入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整体形势平稳向好。目前,收回严重违法广告批件23个,对14家播出机构下发整改通知34份,停播养生类节目2档,查处违法案件24起,侦办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犯罪案件386起,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专项整治方案下发后,我省立即组织,扎实推进,成立全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省视频会议,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加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各市、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纳入2017年山东省食品安全考核体系。加强协调调度,每月召开联络员会议,调度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结合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先后开展三次全省性的食品安全督导、督查、暗访等工作,推动地方落实属地责任。
二、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依托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持续保持对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严惩重处高压态势。省公安厅将整治工作作为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部署和推进。省商务厅构建起以西洋参、阿胶、金银花等为主体的山东道地药材生产流通追溯体系。省工商局加大对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等违法行为。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严格进口食品、保健品标签标识审核,已对涉及标签检验不合格33批食品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下发通知,严禁播出欺诈和虚假宣传的食品、保健食品广告。省网信办将涉食品安全舆情管控纳入工作重点,狠抓主要商业网站、“两微一端”等重点环节,坚决遏制恶意炒作。省通信管理局连续开展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垃圾短信、网络实名制、接入服务市场等多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注重结合,强化统筹协调推进
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与日常监管、“食安山东”、“双安双创”等工作相结合,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加大食品、保健食品“双随机”检查力度。加强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切实管住食品、保健食品生产源头。采取驻场监管、快检进市场、完善追溯体系等手段,实施重点监管,管好食品、保健食品流通主渠道。积极推进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加入,使食品、保健食品欺诈行为没有生存的空间。加大食品、保健食品安全正向引领,持续开展品牌建设,树立示范标杆;深入推进“双安双创”,充分发挥试点市县的示范作用,带动食品、保健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整体提升。
四、加大监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抽检监测。今年已分5次下达食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抽检任务共计20574批次,其中食品20211批次,保健食品363批次。目前,已完成检验16219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362批次,全部依法处置。同时,强化风险管理,建立食品、保健食品多渠道风险排查机制,依托舆情工作平台实施24小时监测,定期开展多层级跨部门的风险会商评估,列出风险清单,划分风险等级,有针对性的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提高整治工作的靶向性和精准度。
五、强化宣传,着力构建共治格局
坚持“开门整治”,邀请新闻媒体全程参与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依托山东电视台《食安山东》专题栏目,大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大众网等专版专栏专页,大力宣传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措施成效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推行有奖举报、企业内部吹哨人等制度,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及时公布消费警示、案件查处等情况,引导消费者“用脚投票”,积极推进社会共治。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推行良好行为规范、质量受权人制度、企业履责报告、问题约谈和行业禁入等制度,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