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辉武:我不是一般的企业家-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 来辉武:我不是一般的企业家

来辉武:我不是一般的企业家

来源: 互联网 类别: 2017年02月03日 12:02:00

曾几何时,来辉武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他发明的505神功元气袋创造了一天销售800万元,一年销售10个亿的“神话”。
最辉煌时,在国内,有民谚曰“到陕西,地下看兵马俑,地上看505”之说;在国外设有“来辉武日”……
说来辉武是20年前中国最有名的陕西企业家毫不为过。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来辉武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来辉武退隐江湖了?20多年来,他和他的企业一同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沉浮?中秋前夕,在来辉武家乡的庄园里,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已淡出大众视野许久的花甲老人。
9月15日上午,记者驱车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到周至县尚村镇,顺着乡间小路向前,经过稻田和玉米地,来辉武的生态园便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座普通的乡间庄园,桂花的气味在空气中飘荡,松树、棕树错落,道路两旁笔直挺立着水杉,整个生态园树密林深。
见了面,一番寒暄之后,来辉武便用浓郁的关中腔说开了。在绿树成行的林荫道上、在竹林边,来辉武头戴草帽,带领记者一行参观庄园,边走边聊。
从民风民俗到中共党史,从西安东大街到陕西历史,从庙堂之高到街谈巷议,特别是谈到505的浮沉他更是如数家珍、神采飞扬。在3个小时的采访中,他谈到了505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

银行和邮局到厂里驻点消费者排队买药

时间往前推20多年,正是505辉煌的年代,来辉武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回过头来看505集团25年的成长经历,来辉武记忆犹新。
1988年,来辉武“停薪留职”,离开政府机关,白手起家创造了505企业,让企业所在的城市——咸阳成为“保健品之城”。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企业年销售收入就超过10亿元,缔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保健品行业的一个神话。
“效益最好的时候,每天有800万的销售额。银行在公司设立了分理处,邮局在公司设立了寄送点,每天要寄出去几千个邮包,门外面还有几千名消费者排队买药。”他回忆说,伴随产品的热销,他本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这些如今都定格在生态园一栋办公楼的合影照片里。
让全中国知道505和来辉武的,或许是当年重奖奥运冠军。来辉武回忆,当时国家体委和省体委的负责人讲,因为没奖励,我国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到国外发展了。看到我国的运动员流失,他当时把桌子一拍说:“这是我们的耻辱,没人给奖励,那今年我来奖励!”
于是,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来辉武给每人赠送了一套产品。中国健儿也不负众望,成为参加奥运会以来夺得奖牌最多的一次。公司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支持奥运健儿为国争光,这一举措开创了企业重奖奥运健儿的先河。

今天

看着很悠闲,实际上根本不敢轻松

经历过企业的最辉煌之后,从1995年开始,505集团的发展逐步放慢了脚步,而这些年来辉武的曝光度也大为减少,以至于很多人以为,来辉武已经退休了。
实际上,他仍然很忙。“除了接待客人,科研生产经营还是我管着呢,要抓协议合同落实,算是半退休状态。”他说。
采访过程中,他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一般的企业家,而是科技实业家,还不时地用苹果手机与同事沟通,处理公司的业务问题。
“小事不咋管,但大事都要考虑。”来辉武说。说起眼前的工作,他用浓郁的关中腔说:“最近有好几件事需要办。还有一个纠纷准备起诉……这些都要操心。”
对于近期的工作,他挥舞双手比划着,如数家珍地对记者说:“最近还在研究一个药的配方。你们看我是在散步呢,但大脑没闲着,看着很悠闲,实际上根本不敢轻松。”
尽管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慕名而来的人依旧不少。在记者见到他之前,来辉武已经接待了两拨前来拜访的客人,而彼时,只是上午11点左右。
每天都有各地的朋友前来拜会,他似乎永远闲不下来。用来辉武的话说,“跟别人谈话的时候,大脑也在思考很多问题,企业如何创新、怎么培养接班人、如何选拔人才等等,晚上还要看书。每天晚上要起来十次八次,想一件事情赶紧记下来,想到一味药得记下来,不然第二天早上醒来忘记了。”他说,一天至少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说个不好听的话,睡觉还睁一只眼呢。”
说话间,看到地面上有一片玉米叶子,来辉武俯身捡起,轻放到右侧的草丛中。

明天

“适当的时候,
可以考虑上市”

目前,褪去“辉煌”的505集团将走向何方?来辉武本人又有何打算?“一句话,505五百零五年经久不衰,将与人类共存亡!”他再次引用了这句当年常说的“豪言壮语”。当记者提及505有没有上市的打算时,来辉武表示,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上市。不过,他转而又摇头说,目前的股市行情你们也知道,上市的都是为了圈钱,自己不想同流合污。
说起对未来的打算,来辉武表示,505目前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懂医药的人才。他坦率地说,在选人方面,自己曾经出现用人不当,上了骗子的当。“我也希望能邀请、培养更多人才加盟,跟有能力、讲诚信的人合作,再续辉煌。我愿意为人民再立新功!”
谈到企业目前的境况,“怎样解决目前的困境?严格按照章程,坚持求实创新。企业3到5年有希望做得更好,还是那句话:质量求生存。”来辉武不紧不慢地说。

对话来辉武

企业成长必须饱尝酸甜苦辣

1995年前后,505开始走下坡路了。创新不足、应对市场失当……各种说法都有。本报记者中秋前夕对话来辉武,解读这家陕西企业的浮沉。
华商报:做为上个世纪90年代陕西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这些年您的曝光度明显减少,有淡出江湖的意味,如何看待505的兴衰?请问原因何在?
来辉武:首先声明,我不是一般的企业家,而是科技实业家。什么是科技实业家?就是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把一个产品在国内国外做的有一定影响。我们的产品在医药行业是个原始性创新产品,在全国都数一数二,所以国务院有关部门说我是科技实业家,这有别于其他企业家。
华商报:1995年前后,505开始走下坡路了。创新不足、应对市场失当……各种说法都有,作为亲历者的您怎么看企业的衰落?
来辉武:这个提法不妥,企业不能叫衰落,应该为“销售下滑”。虽然505处于低谷期,但还在继续发展,只是销售在下滑。现在年产值少得多了,只有几千万。跟往年确实没法比喽。主要原因还是仿制假冒伪劣产品把企业害了,加上大量资金捐出去了,造成企业销量下滑。华商报:您会认为是一种失败吗?来辉武:对我来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足者常乐。吃亏是福,便宜是祸。当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或者是我们的投资环境不好的时候,一个企业的成长必须要饱尝各种酸甜苦辣,该退的时候就退。中国有一句谚语,“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横批——能忍则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华商报: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您和您的505集团20年的成长经历,这些年您都做了什么?
来辉武:简单说主要有三点:一、505开创了内病外治的先河;第二、在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重奖奥运健儿的是我,第一个兑现的也是我。我们先后投资了500多万,不仅奖励运动员,还奖励教练员;第三、505开创了神州兴教的先河,在陕西建立了很多的希望小学。505对国家的贡献包括上缴税金,资助公益事业,保守一些说已经达到了10亿以上。
华商报:能否给正在创业和即将创业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来辉武:年轻人主要还是勤奋、诚信。

谈接班人

无论子女还是别人,只要是人才就可以

对于“民营企业家富不过三代”,以及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像暴发户的说法,来辉武认为这有企业的原因,也有选接班人的问题。选人时必须不拘一格,不管姓什么,能者上、庸者让,用人一技之长。但目前全面的人少之又少。无论子女还是别人接班,只要是人才就可以。
作为中国最早赞助奥运会以及投身慈善事业的民营企业,来辉武的505集团曾在体育、教育等多个行业进行过慈善捐助。不过,对于中国目前的慈善环境,来辉武并不看好。
他表示,自己设立过很多奖励基金,但目前一些社会现状让他很失望,设立的许多奖励基金没落到实处,甚至被个别人侵吞或挪用。因此,现在的公益事业注重于直接帮助个人、落到实处,如果有还会捐赠。“以前每年产值几个亿,捐款金额都记不得了。要钱的人多得很,现在销售下降,捐助的少了。”

谈投资

错过投资银行及地产 并不后悔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话题,来辉武认为,中国还是有优秀的民营企业家的,比如“娃哈哈”的宗庆后、新希望的刘永好,一年销售几百亿,“这些人做得比我还好。比如当年民生银行5000万的股票,我当时没买,刘永好买了,赚了一大笔。”
对此事,来辉武说,他的看法还是那句话,“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比如现在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有人建议说,你当时如果买下几千亩地,现在就是中国首富了!他对此看得比较淡:“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它就不是你的,知足常乐吧。”

记者手记

热情、随和与细心的老人

听说来辉武,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见到来辉武,已是20年后,2013年的中秋节前夕。
没见面前,觉得他应是如过去在电视和报纸上国家领导人接见的一般企业家那样,西装革履,不苟言笑;见了之后发现,他是个随和健谈又倔犟不服输的长者。他有着陕西人的倔犟和执着,有着企业家的好强,有着老一辈人的节俭持家,也有年轻人的热情与憧憬……
岁月的痕迹使来辉武体型消瘦、鬓发灰白,一件普通的白色老头衫随意套在身上,一手提着草帽,缓步走在林荫小路上,若不是在媒体上见过其照片,记者会将他误认为一位普通的乡村老农。

然而,与他一握手有点出乎意料,他的腕力极大,岁月改变不了的是他那股企业家的干劲。他很健谈,虽然已经是花甲之年但记忆力还出奇的好,他说自己当年曾经在西安市东大街实习,几十年前在哪个位置、门牌号多少、当年同事的姓名,都说过什么话,这些都记得。
临别时,他拿起苹果手机给记者发了条短信:人生三为与记者共勉——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坚持陪我们走到庄园门口,怕我们迷路,他坚持让司机开车带路,把我们送到10公里外的环山公路旁。路两边,是刚刚收过的玉米和稻田,由于车来车往,他大声说着有空再来。车窗外,他蹒跚着步子,再次走上前跟我们握手、告别……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