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网络问政规范有序发展-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互联网 > 推进网络问政规范有序发展

推进网络问政规范有序发展

来源: 互联网 类别:互联网 2014年05月17日 12:05:00

 

参事馆员之声

 

有必要运用法治和技术手段,界定网络问政的定义与定位,规范网络问政的主体、平台和程序等,以解决谁来问、向谁问、问什么、怎么问、问后怎么办等问题。

 

网络问政是各级党政机关问计于民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惠及民生、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创新之举;也是网民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参与社会公共建设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特色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政机关是网络问政的组织者,是网络问政规范有序的重要推动力。人民群众的智慧是网络问政的重要源泉。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实现问政与参政议政、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共同构成网络问政的主体。

 

自2008年以来,我省21个地市和55个省直厅局及一部分县区相继开通网络问政平台,占据现代信息服务制高点,已形成一批办得比较好的网络问政平台。但网络问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运用法治和技术手段,界定网络问政的定义与定位,规范网络问政的主体、平台和程序等,以解决谁来问、向谁问、问什么、怎么问、问后怎么办等问题。

 

网络问政应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内,全方位、不限制、重引导。在这个前提下,问政内容应重点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涉及民生和民权的重大问题、重大建设项目立项论证、立法评估论证及出台、党政干部任前民意搜集、党政领导干部述廉述职、社会保障重大政策调整、网民对政府施政和重大改革的建议、网民对实施法律及敏感案件的咨询、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网络民意中所反映的其他重大问题,等等。

 

网络问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规范完善省级网络问政平台,将各地网络问政资源统筹整合,各地级市作为分支网站接入省级问政平台,由省统筹、管理、协调和考核,并对各地网络问政经费投入、人员配备、日常运作作出具体规定,促进网络问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以官网为主,精心打造特色问政平台。省里和各地市要统筹协调指导各地开办的问政平台,明确分工,实现问政权威化,确保网络问政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办好若干个带业务性的特色平台,每个平台有大体分工,什么问题找那个平台,引导问政有序进行,既提高效率,又减少交叉、重复问政。

 

站在技术潮头引领网络问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搭建政务网站、问政论坛,开通微博、信箱、QQ、微信平台等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网络问政,要兼容并蓄,吸收一切好的技术和方式,方能引领时代。

 

建立协调共享机制。应由省里制定统一的数据共享目录、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覆盖各级、各部门的网络问政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把各个平台、各种渠道采集的网络问政相关问题交换到信息共享平台上,统一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受理、办理、查询、回复、复查、督办、统计等各流程系统互联,实现工作效能提升。要注重将网络问政与政务公开结合、与网络反腐结合。

 

党政部门要坚持行之有效的问政运作模式。党政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或座谈交流,问计求策,把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与网络问政相互衔接。各职能部门网站设立网上办事大厅,开展便民服务,同时设立“网络问政”、“政务公开”等栏目,“网上听民声,网下办实事”,促成网络问政、议政、参政与网络施政的贯通和融合。利用网络和手机信访平台,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网络发言人制度。发挥职能部门的团队优势,及时回应、化解、引导网上热点,形成正确的网上舆情导向。

 

探索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施政的执政新理念、新思路。不能把网络问政仅仅当作沟通的桥梁,而且应该成为一种施政平台,明确网上反映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的行政程序当中。

 

加快建立党委、政府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问政综合治理模式。强化立法保障、技术主导、行业支撑等手段,实现共治共享。

 

强化网络信息的政府管理。政府对网络内容实行管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管制对象主要是网络提供者、使用者及经营者,方式是采用网络认证实名制。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封堵删除有害信息,防范和打击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网络犯罪。

 

 

建立行业自律机构,突出源头治理。网络的开放性和网上行为难以完全监督,使得行为者自律成为解决信息内容安全问题的关键。因此,行业自律和加强网络教育,是目前国际社会管理网络内容普遍提倡的一种做法。借鉴通行的做法,我省也可成立相关行业机构,实行行业自治。

 

建立并完善各种网络舆情机制。比如建立信息发布、网上和网下联动、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等。尤其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动就突发事件、敏感话题、热点议题进行权威回应,连续跟踪,充分满足公众知情权。

 

制定《广东省网络问政服务管理办法》。对网络问政的工作宗旨、职责内容、网民参政议政、管辖与回复等作出明确规定,逐步形成与现实社会管理平行的虚拟社会管理格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