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我们的使命不是满足于赚钱-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AI互联网 > 丁磊:我们的使命不是满足于赚钱

丁磊:我们的使命不是满足于赚钱

来源: 外滩画报 类别:AI互联网 2012年09月03日 12:09:00

丁磊爱中医和竹子,办公室入口处的柜子,看起来是药铺格子模样。漆黑的木头上,写着“立春、冬至”等二十四节气。他爱的书,也有一部分陈列在三楼走廊里,比如《南怀谨文集》、《资志通鉴》等,来来往往的员工都可以看。丁磊还是那样直来直去。

七年前“西湖论剑”时,有一个听众妈妈曾经和丁磊理论:“如果 3 年前看到你们在做网络游戏,我恨不得用枪崩了你!”这位母亲的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一次她找孩子连找了三个晚上。

当时丁磊小心地回答:“去年有 100 多款网络游戏,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设计的有十多个游戏,不知道你家儿子玩的是什么?”结果,那位妈妈回答是盛大的《传奇》。

如今记者提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在国内,外界对游戏行业多有负面评价,你做何感想?”丁磊摇摇头:“我觉得游戏很阳光。在美国和日本,都是如此。”

他几乎有点恨恨的:“中国社会,总是把游戏行业妖魔化。”在丁磊家,他就很支持孩子玩游戏,他的孩子最喜欢小鳄鱼爱洗澡的游戏,“作为父母,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在玩游戏时思维的变化、策略的运用,以及他到底对什么真正感兴趣。”

“你要相信一点,游戏是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在中国,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到底能做什么呢?”他激动起来。此观点和马化腾相似,后者曾经表示:“我每天会让 6 岁的儿子,玩半小时游戏。”

“骨灰级”玩家史玉柱的观点最鲜明。“我不反对自己的孩子玩游戏。”他说,“孩子沉迷游戏,不要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大人首先要从自我的角度去反省。”

史玉柱自称了解了一些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家庭不美满的,”“他不沉迷于网游,必然沉迷于其他,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结果”。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事实上,目前在国内,三大游戏商正是这三位“支持自家孩子玩游戏”的父亲所领导的腾讯、网易和盛大。

《暴雪熊猫人》里的武僧

8 月 16 日,是《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的动画片头首播日。为了和美国同步,夜晚九点暴雪在杭州城内包了一家影院,来专门播放该片。

“我觉得丁磊一定会玩《熊猫人之谜》里的武僧。”谈到新游戏,暴雪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戴锦和毫不犹豫地说。

“我是喜欢玩。”丁磊承认自己酷爱《魔兽世界》,也打其他游戏:“但我不能说,否则不就给别家做广告嘛。”这个宁波人狡黠地笑道。

“丁磊是世上第一精明人。”互联网专家谢文曾经告诉过《外滩画报》。当时,谢文正在探讨马云受外资挟持的股权。创始人遭遇的类似威胁在新浪的王志东身上也发生过,“但在丁磊那里,怎么可能?”

一开始,丁磊就牢牢控制着股权。根据 2011 年年报,丁磊在网易控股 44.5%,基于该公司复杂的股权关系,丁磊个人实际控股很有可能超过 55%。“也就是说,这些账面现金大部分是丁磊个人的,相较其他创始人持股比例较低的互联网公司,这或许会限制丁磊的冒险冲动和风险性投资。”有分析师和投行人士表示。

这也是网易一直被称为“丁磊驱动型”公司的原因。但令人称奇的是,丁磊的每一次节点,又踩得奇准。

人人网的创始人陈一舟对丁磊的评价就是“他一直在变”。陈发现,新浪、搜狐包括腾讯,“现在所做的,基本上就是最初决定做的事情”,而“网易最成功的事并不是出发点”。事实上,丁磊一开始是做社区的,后来才做免费的邮件、个人的主页,以及短信。最后,才是游戏这个“躺着都能赚钱的金矿”。

虽然网易和腾讯、新浪、搜狐等一起号称四大门户。但实际上,它早已是一家游戏公司。8 月 15 日网易二季度财报显示:网易营收 20 亿元,其中在线游戏收入 17 亿元。事实上,过去几年网易游戏收入占比一直高居不下,鲜少低于 90%。而当初进入游戏行业时,还恰好是丁磊人生中的低谷。

2001 年,由于“误报合同”事件,纳斯达克对网易开始调查。9 月 4 日,网易被正式停牌,美国的投资人开始起诉它。《华尔街日报》的评价是,“总部设在北京的互联网门户网站网易,似乎走到尽头。”

丁磊当时心生去意,他告诉老友段永平:“我打算卖掉公司,重新创业。”对方问他:“那你现在有一个公司,为什么还要重新来过?你现在还有这么多的现金在手上,公司股价又这么低,对方条件也不好。不是卖的好时候。你要真卖,卖给我好了。”段永平劝他坚持。

谈起“阿段”曾经的相助,丁磊告诉《外滩画报》:“企业家有时候真的很孤独。当你做出决策时,很多时候员工和同行都不会了解。但那时和段永平去聊,他会告诉你哪些事情不能干,哪些路不能走,肯定会死的。”

困境中的丁磊跑遍了全国。“任何赚钱的生意都想过,比如卖电脑,比如纽扣等等。”

2001 年,丁磊力排众议投身网游。“在最困难、最苦闷的时候,我不是每天闷在办公室里,而是自己跑下去做市场调查,去看人家怎么盈利。”他说。

虽然当时的中国盗版游戏盛行,但丁磊就想到,游戏只有网络化才能解决盗版问题,才能让大家愿意付钱。

2002 年 6 月,网易的《大话西游2》诞生,为了学习如何营销,丁磊自己就去过黑龙江、海南等十几个省,也开车去过内陆二、三级小城市,研究那里的15-25岁的用户群,看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很快,网易游戏的用户规模,就从最初的 3000 人增加到了最高规模时的55万人。

2003 年,网易游戏收入开始飙升,股价也一度上涨到 70 美元。也就是在这一年,胡润富豪排行榜上出现一位 32 岁的首富,互联网著名评论家方兴东评论说:“丁磊不但改变了排行榜的影响力,而且改变了首富的‘颜色’。”

而当时的媒体则评论称,丁磊作为首富更令人关注的,不在于如何赚到了几十亿,而在于其如何干净地赚到了几十亿。

说“不”先生

论到踩节点,除了游戏,丁磊的经典之作便是 SP 业务。2001 年,广东移动开始推出一项新的增值业务——“移动梦网”,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移动为针对联通 CDMA 业务的一项市场开发举动,竟意外地挽救了中国互联网。

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电信运营商分二成、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分八成),成功解决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当时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从庞大的用户群中收取费用。

始终不放弃广州的网易成为最先试点的公司,丁磊也敏锐地发现到这是一个绝佳机会,虽然一条短信只能赚几分钱,但是如果从每一个客户身上每一个月赚到一块钱,公司就能迅速盈利。丁磊利用自己巨大的用户资源和移动的接入平台,大举进军无线增值业务,开始从门户广告的阴影中走出来。

网易是 SP 业务的开创者之一,后来的搜狐、空中网在 SP 上的动作都迟于网易。不过从 2004 年开始,SP 业务的先驱网易竟然开始退出这个市场,扔了白花花的银子不挣。当时正是各家公司拿 SP 当摇钱树、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连续4家公司仅靠 SP 概念就完成了上市。

但丁磊首先看到了风险,那就是做SP必须受制于人,小命捏在中移动手里。网易撤退及时,后来中移动屠杀SP,连搜狐这样的大户都九死一生。此时丁磊早已脱身。

不过,一个人的运气不会每次都那么好。也因为丁磊的谨慎,外界认为网易在新业务拓展方面经常显得反应缓慢。丁磊曾称“保守是企业最好的情况”,而他自己也被业内冠以“说‘不’先生”的名号。

丁磊对于并购不大感兴趣。当初,新浪找上门来要求并购,他的回答是“不”。而网易唯一一次并购,就是 2001 年花 30 万美元收购了国内第一个开放式的图形 MUD 引擎的广州天夏科技有限公司。之后以这家公司研发团队为核心,开发了中国网游史上最成功的产品——《大话西游》系列,和当时各大公司以代理韩国、美国游戏不同的是,网易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而当 2009 年丁磊从朱峻手中夺下暴雪的代理权时,外界又是一阵惊呼。

“你觉得自己的性格如何,到底是保守还是大胆?”丁磊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避而不答。事实上,暴雪总裁迈克·莫汉和丁磊性情相投。戴锦和觉得,网易和暴雪“在基因上很像”。

“在暴雪,每一个人都是游戏玩家。” 戴锦和说,“虽然大家级别不同,但都灵感四射。一次,美国总部一个做清洁的阿姨想到好点子,就马上告诉了设计师。而最神奇的是,一个中国同事在四川爬山,真的看见了一个熊猫人之巅的石碑。当时,美国正在进行《熊猫人之谜》的研发,这个中国同事立即拍照传了过来。”最后,这块石碑被放进了游戏里。

和迈克·莫汉一样,丁磊也不算是骨灰级玩家。但是,两个人都沉醉于技术细活,潜心打造出最好的体验。“其实,我们和迪士尼的品牌授权并不一样。” 戴锦和表示,“品牌授权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要赚钱的。但对于暴雪来说,就是为了让玩家开心。”

网易杭州总部有一个 800 多人的大办公室。“这里所有人都是为《魔兽世界》一个游戏服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旦玩家有问题,客服会在第一时间立即作出回答。因为,网易内部是推行抢单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