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13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中国保健协会组织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走进云南。“云南是保健食品生产原料和资源大省,因此要把质量安全工作前移,调结构、优布局,加快保健食品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邦勇在9日省药监局主办的“保健食品源头控制与质量安全座谈会”上说。
各参会人员、媒体代表听取了我省多家保健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理念和保障措施的介绍,并在会后走进车间、基地,考察了部分企业。
绿A
和生命、健康、良知对话
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总经理杨志红在座谈会上作了名为《数字里的“品质绿A”》的专题演讲,提出:理念、保障和坚持这三大基石构建了绿A的全质量安全体系。
杨志红说,绿A的质量管理理念可总结为:“和生命对话、和健康对话、和良知对话”。“真正有责任的企业不是监督出来的,真正的好产品是在检测前就已经做好了的。消费者会用最真实的感受来检验产品的质量。”
从2001年起,绿A启动公司自研项目“螺旋藻铅含量原因查找和检测方法研究实验”,从而在螺旋藻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住了影响铅含量的各个工艺技术环节。这个历经5年的科研项目让绿A在重金属控制方面走在了全球同行业的前端。通过15年的坚守,绿A已经占据了国际螺旋藻产量的50%,国内螺旋藻市场80%的市场份额。2000年,绿A出口到德国,一次性通过了以严谨著称的德国权威检测机构CLL(鲁贝克实验室)70项指标的检测(中国国家标准为30多项),等于拿到了一张全欧洲的通行证。“责任有多大舞台才会有多大”是杨志红总经理的名言。
12日,”保健食品质量万里行“代表又来到位于丽江程海湖的绿A基地考察,现场参观了螺旋藻养殖、采收以及污水处理等各个环节。
绿A螺旋藻基地共投资4.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螺旋藻养殖基地,每年螺旋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约二分之一。“保护和开发并重”是绿A对程海湖的态度。螺旋藻养殖基地负责人介绍,绿A一直严格贯彻和执行《程海湖保护条例》,在保护好程海湖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没污染的开发方针。基地污水处理系统与云南省环保厅检测系统联网,接受云南省环保厅全天候在线监测。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养殖生产,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同时建设了云南绿A生物产业园区湖滨生态保护带,实现园区螺旋藻等微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滇虹
倡导自我保健 守护质量体系
缘起“皮康王”的本土知名药企滇虹集团,如今已跻身云南制药企业第二强。副董事长汪伯良表示,滇虹药业一直以药品为主导,但近几年公司开始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投入力度,向多方位立体式发展。多年来滇虹药业持续不断地进行保健产品的研发,推出加加宁双歧杆菌口服液、红叶胶囊等多款保健产品,目前投资7.5亿的印尼雅加达的新厂房也正在紧张建设中。
对于质量安全,汪伯良认为,质量安全是滇虹药业的根本,没有信得过的质量,企业不可能做强做大,也无法赢得市场和消费者口碑。
滇虹集团保健品事业部总经理徐志斌在座谈会上介绍,2011年,第十七届世界自我药疗产业联盟(WSMI)全球大会选举滇虹集团董事长郭振宇博士出任联盟主席,这是该联盟首次选举中国人出任主席。
“自我保健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使命”,徐志斌说,无论是自我药疗,还是自我保健,让妇、弱、老、幼人群享受健康的生活是每一个保健食品企业的责任。经WSMI倡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药学会和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率先于2011年7月24日在中国发起设立“国际自我保健日”。7月24日寓意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人们时时刻刻都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8月10日,参会代表和媒体代表一同到滇虹药业的保健品生产车间进行考察参观。滇虹已建立健全完善的与保健食品生产要求相适应的人员与组织机构。首先,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每年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所校验;其次,建立健全原料、包装材料采购、验收、管理、发放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原材料、成品仓库有足够的仓储空间,采取有效的防混淆措施,分类、分品种、分规格管理,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识;再次,建有设施、设备、仪器较为齐全的质量校验室,具备与公司保健食品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能力。
一心堂
把假劣、虚夸商品拒之门外
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创建第一家“一心堂”药店至今,在云南、广西、四川、贵州、山西、重庆等地区拥有1634家直营连锁药店,连续5年跻身中国十强药店。
据云南公司副总经理杨雄奎介绍,一心堂依托其直营体系和规模经营效应,通过对采购、物流、信息、人工成本等各环节的严格控制,保证了其药价的竞争优势,同时全力打造全品类药店,经营过商品品种2.4万多个,正常在库商品品种1.4万个。一心堂是云南首家批发和零售同时通过国家GSP认证的企业,在进货、库存、出库、销售等环节严把商品质量安全关,将各种假、劣、虚夸广告商品拒之门外,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该公司质量总监张伟说,一心堂对保健食品的采购、库存、销售等环节,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完整的业务流程的质量控制共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货审核控制、进货收货控制、储存与养护控制、出库复核与运输控制、销售与售后服务控制、门店质量管理、人员与培训等方面。
“不仅从渠道上控制质量,销售时还要在门店里进行检测,主要是针对保健品、药品功效成分的抽检。每年花在这项检测上的费用约为50万元。”张伟说。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邦勇评价这项举动为“延伸质检”,即把前端的生产质量管理延伸到销售环节,充分发挥了销售商的质检责任,值得推广。
沃尔玛
制定保健食品专区操作规程
1999年,沃尔玛在昆明开设了第一家超市,经过13年的经营,沃尔玛在云南的6个城市共有14家购物广场。沃尔玛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营业设备和全新的零售服务理念引入云南。10日,“质量万里行”代表走进沃尔玛昆明云山店。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沃尔玛制订了保健食品专区操作流程,涵盖了保健食品从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到索证索票,再到门店收货部的进货查验,最后到部门的陈列销售和保质期核查等各环节的控制点以及售前售后的服务等要求。包括有:仔细点收大件,要求送货单与到货相符;检查保健食品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保健品破碎、短缺等问题;保健食品有效期不符合管理规定的应拒收。凡验收合格可入店销售的保健食品,须在送货单上签名,并注明验收合格结论,送货单留存联至少保存2年。保健食品专柜的员工还要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等。公司还组建有专业的团队,当监测到国家部门公布的不合格商品信息时,会第一时间给到各商场,随即对照清单明细进行全面自查。
健之佳
“健康营养师”进驻门店
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营业务包括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医疗器械及日用品零售;物流配送;健康体检等业务。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至今拥有800家连锁门店(包括药店和之佳便利店),覆盖云南、四川、重庆和广西等地。2011年全国百强药店排行榜中,销售额排名第15名、直营门店数量排名第8名。
据介绍,除了建立了针对保健食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外,健之佳还创新了一套管理模式。在下属门店推行“健康营养师”管理,即在每家门店设立专人(健康营养师)对保健食品的经营进行质量和专业服务的管理,具体开展的工作为,门店保健食品的进、销、存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培训、销售服务及指导等工作。经录取的“健康营养师”,每月还需2次到公司参加培训中心组织的持续性最新政策法规、保健食品稽查信息等知识培训。公司对其的培训还包括:营养保健知识理论培训、现场演练、到门店进行现场实践辅导等。门店的健康营养师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巧之后,即由其对门店的其他员工进行保健食品的专业培训和辅导。
2010年,健之佳确定了120家门店作为“健康营养中心门店”,对其店面进行了改造,设置了保健食品及营养素专柜、灯箱等硬件设施,结合健康营养师的配置,为市民提供专业的营养保健指导和产品使用建议。
延伸阅读
螺旋藻和玛咖产业有巨大发展潜力
8月11日,“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走进丽江并召开座谈会。此次座谈主要讨论了丽江两大生物资源代表性产业螺旋藻产业的发展与安全监管以及国家新资源食品玛咖的产业发展情况。
据丽江市政府相关领导介绍,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与开发,丽江程海和螺旋藻已成为中国和世界微藻的著名产地和丽江的特色知名产品。2011年10月14日,丽江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螺旋藻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定》,强化螺旋藻生产加工准入及质量管理,规范螺旋藻生产养殖。其中规定,2012年6月底以前,在符合生产许可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企业必须获得以下两项认证和批准,方可进行程海螺旋藻养殖和生产加工:(1)程海螺旋藻养殖企业必须获得程海螺旋藻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程海螺旋藻标准》组织养殖和生产、销售;(2)程海螺旋藻深加工产品必须取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药品批准文号。
目前,丽江市绿A工业园区正在抓紧建设并已初具规模,今年7月底,该园区年产20亿粒绿A片剂和1亿粒红A软胶囊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仅此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后的年产值就约达10亿元。
会上还介绍了丽江市政府在推动玛咖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工作。今年3月,丽江市政府制定印发了《丽江市玛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月份印发了《关于促进玛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决定(试行)》,确定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构建玛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推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建设一批绿色玛咖种植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种植与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支撑和一定影响力的玛咖市场体系,玛咖种植面积达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5亿元,加工及市场销售产值15亿元,从业人员10万人。目前丽江市玛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种植面积已突破1.5万亩。
针对上述规划,有关专家建议当地加强科技引导,例如研究不同玛咖品种的成分差异、驯化方法;明确种植因素与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研究玛咖有机种植的规范;找到玛咖活性物质与健康功能的作用关系;验证抗疲劳、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等作用的有效性和量效关系;研究用玛咖加工各种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的工艺方法等,从而避免盲目发展,使未来玛咖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