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克·菲·格勒特曾经讲过《瞎子和瘸子》故事:一个瘸子在马路上偶然遇见了一个瞎子,只见瞎子正满怀希望地期待有人带他行走。于是瘸子走上前说:“一起走好吗?我不能独自行走,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看上去身材魁梧,力气一定很大,那么你何不背着我,这样我就可以给你指路。你坚实的腿脚就是我的腿脚,我明亮的眼睛也就成了你的眼睛。”于是,瘸子将拐杖握在手里,趴在了瞎子那宽阔的肩膀上。两人步调一致,实现了一人不能实现的效果。
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他人来说或许就是莫大的帮助。通常许多人会把帮助他人看做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其实,在我们帮助他人,付出金钱、时间、精力等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友情、声誉等无形资产。在职场中,这种乐于帮助他人的人也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容易获得晋升机会。如果一名员工对于同事的困难,哪怕只是举手之劳都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又怎能指望在他需要帮助时会有人向他伸出援手呢?时间久了,他的工作会很难展开,甚至变成同事中的“绝缘体”。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一名员工是否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并善于与他人协作,已成为衡量优秀员工的重要标准。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几乎没有人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一项工作。
因此,企业各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弥补各自的不足,从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这就像生产一辆汽车,各个零部件必须依靠无数道工序的综合生产才能完成,一个人的力量完全不可能生产一辆汽车。作为企业领导,也希望员工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工作,并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张轩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外企公司聘用,由于缺乏经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即使已经很敬业了,但工作总是做不到位。一次,经理吩咐他拟定一份项目策划书。由于这个项目比较重要,张轩完成策划书之后,想找一位资历较老、业务也很精湛的员工先帮自己把把关,之后再交给经理过目。但是他接连问的好几个同事都委婉地推辞了,要么是借口自己工作忙,要么是声称自己也没经验,语气中不乏嘲讽之意。
正当张轩尴尬至极、不知所措之时,同办公室的王月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帮你看看吧!”就这么平常而又简单的一句话,让张轩感到非常温暖。王月认真地看了张轩的项目策划书,为他提供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并与张轩一起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第二天,张轩信心满满地将这份策划书交给经理,经理对张轩的策划书赞不绝口。这个项目策划被经理采纳后,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张轩也因此受到公司的嘉奖。
不久,王月想申请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样去外地出差的时候,如果有好的想法或者创意可以随时记录,方便工作。但按照当时公司的规定,王月的申请可能无法通过。这时,张轩善意地提醒道:“你可以特别注明电脑对于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可以从与公司经常有业务往来的公司中以最低价格购买。”结果,经理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批准了王月的申请。
由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中员工之间互相帮助、互补有无,对于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都非常重要。
国内权威的团队管理研究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单打独斗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获奖的只有41%,现在合作获奖的已占到80%。“篮球之神”迈克乔丹率领公牛队获得6次NBA总冠军的奇迹,也是要靠团队才能创造的!在国内,IT巨头联想集团为了应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提出要打造一支如狼似虎的团队,简称“打造虎狼之师”——这其中的团队管理的精髓也让我们研究团队管理的人士心向往之。
笔者听到很多年轻的朋友都喜欢听羽泉的歌曲,这组合、团队红透了半边天,可以说在大陆到了大红大紫的地步。特别是那首《最美》的传唱及演绎,更使这支绝配的团队组合达到了演唱的巅峰。但我们如此设想--如果他们单飞呢?也可能各自更好,但更可能的是--他们各自的演艺事业也就再也无法达到团队的登峰造极所创造的辉煌——就如同当年的小虎队。
团队帮助是一种智慧,发挥团队力量便是管理者的用人艺术。成功青睐于那些懂得如何将人们团结起来,利用创造性和多样化思维创造奇迹的人。这种理念隐含在合作的力量当中并已成为一种艺术。今天的商业领袖如何通过团队的力量成功创造新的合作关系和获得竞争优势?来自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建议——在各个层面上建立团队合作关系——包括社会的、知识的、政治的,以及企业之间的——将会成为未来几十年个人或公司取得成功与进步的关键所在。
团队合作的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团队合作并非是难以理解的理念,但它确实极其难以实现。团队合作不易,达成配合与默契更需要不断的沟通、磨合与深厚的信任。得人才者得天下,若干个人才的优势就组成或升华为团队的整体优势,众多人才的亮点会使整个团队的前程一片光明;个人遵循的道理是:加入好的团队就有了成功的外部保障,好的团队拥有人才成功的众多宝贵资源,学会有机地融和于团队之中,是新世纪人才成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