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绝”何以形成?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一语道破天机,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相比,既是最开放的行业,也是最封闭的行业,由是“自绝”。
所谓最开放的行业,即中国互联网的创业形态、商业模式、资本模式最早基本来自于硅谷。比如风投模式,当年王志东去美国为新浪融资时,国内尚无风投这个概念。所谓最封闭的行业,就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有自己政策环境、文化背景、竞争规划,这些要素将国外互联网屏蔽在中国之外。
开放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以民间草根创业者为生力军,游走于国企垄断之外。中国互联网今日的繁荣是“庶民的胜利”。
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例外。从一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的愿景就是“让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对接海外市场”。这家于1999年创业于杭州的公司,借两年后中国成功加入WTO时,迎来了中国企业群体走向国际市场的“好时代”。
今年九月下旬,一份流传的备忘录显示,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有意整体或部分出售雅虎,甚至传欲将雅虎私有化,退出公开证券交易市场。九月初,雅虎CEO巴茨遭董事会解雇,首席财政官担任临时CEO的职位。
今年9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对于收购雅虎,阿里巴巴集团非常非常有兴趣,这是因为对于彼此而言,“双方都非常重要”。
马云对雅虎感兴趣,其目的是为了保卫自己的核心利益,化解受制于人的窘境。因为雅虎拥有阿里巴巴集团40%股权,是第一大股东,其与软银联合可直接影响阿里巴巴集团的决策。
马云收购雅虎的另一目的则是进入全球市场。前雅虎中国总经理、现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认为,“雅虎对阿里巴巴很有价值”,这会成为马云做大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全球化,以及解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最好方式。
目前竞购雅虎的公司分为三类:一是微软、新闻集团,甚至AT&;T、Verizon;二是银湖合伙基金、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以及普罗维登斯资产公司等投资机构;三是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
雅虎对微软、新闻集团、AT&;T、Verizon这样的公司没有任何价值,原因是这些公司或者业务与雅虎存在冲突,或者与雅虎文化不符,整合很难。第二类公司投资雅虎的价值仅限于投资价值,但雅虎单独作为一个公司的价值,就摆在眼前,过去五年,雅虎股份一直下跌,从最高35美元探底至11美元,无论塞梅尔、杨致远、巴茨,还是与微软的合作都无去挽救雅虎跌向悬崖边缘。
雅虎对阿里巴巴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流量价值,雅虎在全球流量排名中,仅次于Google、facebook,这些流量除了有广告价值外,还可为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提供支持;二是支持阿里巴巴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司,马云一直想把阿里巴巴做成一个全球性的企业,进军美国没有当地团队很难,雅虎的团队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三是公司安全的角度,雅虎是持有阿里巴巴集团40%股权的股东,如果雅虎被一个不友好的公司收购,这会让阿里巴巴集团十分难受。
周鸿祎认为,马云与杨致远相交多年,会“更好说话”。
拥有雅虎全球资产,阿里巴巴集团的身份将由“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者”变成全球互联网巨头之一。
记者采访获悉,马云已经与雅虎的杨致远沟通过,并将在近期做出一次正式的访问,并评估雅虎的战略价值。
消息人士透露,抢滩雅虎,马云势在必行:阿里巴巴已经筹够足够的钱。收购雅虎需要多少钱?以溢价20%计,收购金额接近250亿美元。上述消息人士没有透露马云的资金规模以及资金来源。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马云已经与黑石会谈,收购雅虎。此外,也有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还在与贝恩资本、普罗维登斯资本等私募投资公司接洽。
抢滩海外样本
2010年6月1日晚上10点,马云挤进日本东京银座附近的“串特急”。这是一个东京本地人爱光顾的路边烧烤店,便宜却嘈杂拥挤。马云兴致很高。
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旗下淘宝网与日本雅虎达成战略合作——雅虎日本开设“中国商城”频道,淘宝网开设“淘日本”频道。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不出国门,日本商家就可以通过“淘日本”把产品卖到中国市场,中国商家也可以通过“中国商城”把产品卖到日本。
“淘日本”与“中国商城”是孙、马共同体资源整合的成果,它们给中国、日本的制造商提供了新的市场,也给中国、日本两国的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马云与孙正义,再次携手,意在资源互换,图谋新亚洲。孙正义说:雅虎与淘宝网合作,将创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圈。2009年,雅虎日本仅有网民6000万人,而淘宝+阿里巴巴+雅虎日本的网民共计2.5亿人。雅虎日本与淘宝网合作,面对的是来自eBay、亚马逊、Google的竞争。
阿里巴巴与雅虎日本的合作,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试水海外的高点。几乎在阿里巴巴集团与日本雅虎合作的同时,百度宣布与乐天合作进军日本电子商务。而在2008年,百度宣布搜索业务进军日本市场。此外,中国网游企业也逐步向海外拓展,以完美为例,海外收入占其整体收入超过30%。
中国互联网试水海外市场,尚属初级阶段,中国互联网闭门发展16年,在本土市场战胜了国外互联网公司的同时,也因为“中国特色”而难以融入世界互联网的圈子。其中,阿里巴巴探索最多,可谓“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