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保健品企业变革之路!(一)-88蓝保健品招商网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与市场 > 行业前沿 > 中小保健品企业变革之路!(一)

中小保健品企业变革之路!(一)

来源: 互联网 类别:行业前沿 2020年02月22日 08:02:00

保健品市场的现状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似乎注定了就是一块不安静的土地。


“保健品行业不好做了,成功的产品不多”。


“钱很难赚!准备考虑转行了”。


保健品市场不好做。


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认为,目前有五大问题影响了中国的保健品产业的发展。


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据统计,在四千多家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总数的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占了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


二是过分依赖广告促销。有些企业的广告费高达销售额的30%,从一开始就进入研发低投入、广告高投入的怪圈。


三是产品开发力量薄弱。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属于第一、第二代产品,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明显,在卫生部和SFDA准予申报的27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增强免疫、调节血脂和抗疲劳功能的产品占全部的2/3。


四是难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目前有20多家国际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在中国设立了分厂。中国的保健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五是产业法规不完善。目前保健品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规归口管理部门,卫生、医药、工商等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以及规范统一的检测手段、审查程序和管理办法。一些违法经营者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进入保健品市场,是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重宣传,轻产品,短线赢利”,这是以往保健品市场上的恶习。企业在广告投入上使用大量资金,在产品服务、产品研发和品牌规划上却无任何资金投入,这也是产品卒死市场的根本原因,这种现象甚至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只能是两种必然的结果:  


其一、小企业劣品牌瞬间风光,赚了就走;


其二、大品牌好产品受其牵连,举步为艰。


因此,要扭转这种结果,就必须先纠正不良恶习,变以往“重宣传,轻产品,短线赢利”为“重产品,重服务,长线品牌”的战略。这种转变不是潜移默化式的,而是极具动态的,创意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新变革,是众多企业迫在眉睫完成的使命。


未来的岁月对保健品企业来说,是道坎!现在跟风、追随的一些以服务为主导理念的营销模式,诸如会务营销、旅游营销等等,以直销和口碑,采取一对一、一对多互动沟通方式的营销方式,迎合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对服务更高层次满足的心理渴求,迅速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在一些产品的运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自身宣传面窄,产品功能单一,产品价位奇高,相应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对有限的消费者那种诱导、拉拢、许愿,并往往引发同行一窝蜂的行为往往让人感到心理不怎么踏实,你想想,假如每个厂家都派出业务员对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名义上收集数据库实际上采用跟踪、拉拢的紧盯政策,那有多可怕。因而在保健品行业中,会务营销也好,体验营销也罢等一些行行色色的直销模式,并不能成为保健品营销中的主流模式了。


事实上,保健品除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血脂、美容、减肥、改善胃肠功能等大容量产品外,有些产品如营养补充剂、改善记忆、改善睡眠等,也有不断增长的需求,有的小类保健品如清咽利喉内年增长率达到20%,市场容量30多亿元,其中金嗓子喉宝年销售额6亿元。


看来,消费需求是无止境的,市场的机会永远是多的。


 


保健品市场需要反省


反省一下保健品行业自身。


现在的保健品虽然名称不同,但在功能上强调的不外乎都是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等,再加上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导致的信任危机,使得日趋理性的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因而整个保健品市场纵是有新产品强势入市,但最终逃不过才擦出一点火花,接着就悄无声息灭亡的下场。


在目前的保健品营销模式中,为了针对更多的消费群体,随意扩充杜撰产品的功能,为了最大限度的拓展销售空间,将市场定位泛滥化,无中生有,毫不介意经常性的违规传播,这种传统运作模式被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称之为数量式营销。如果只追求短期利润,不考虑长期市场成果;只注重快速赢利,不在乎稳步占领市场;只倾心于产品的物质利益,不重视消费者真正需求;只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商业操守的数量式营销在国内医药保健品领域长期盛行,那么整个医药保健品行业的生存前景令人堪忧。


如今,传统的数量式营销的老招数几乎没有了用武之地。


必须从根子上进行变革!即由数往质的飞跃。也就是要由数量式营销向质量式营销的转化。


因此,要扭转这种结果,就必须先纠正不良恶习,变以往“重宣传,轻产品,短线赢利”为“重产品,重服务,长线品牌”的战略,即完成数量式营销向质量式营销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是潜移默化式的,而是极具动态的,创意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新变革,是众多企业迫在眉睫完成的使命。



20